德日汽车将盛极而衰

时间:2023-06-05 13:36:58来源:商业新知网

德系车、日系车之所以敢于在中国市场不断减配,根源就在于日系车、德系车在中国市场地位稳固,即便用100匹马力的发动机, CVT/DCT 变速箱,依然有消费者热衷采购,这就是日系、德系厂商的底气。

相比之下,在美国市场,那些在中国市场偷工减料的车型,在美国安全测试中往往能够取得不错成绩,而且动力十足,变速箱则清一色AT变速箱。

这种差别对待的根源还是日系、德系车企在中国市场的强势地位导致的,也就是所谓店大欺客。


(资料图)

作为参照,美系车、法系车由于市场份额持续下滑,反而在用料上比较扎实,通用的一些车型在某段时间甚至比国产车更具性价比,比如不到8万就能落地的英朗,同价位国产车一般用扭力梁悬挂,英朗则用多连杆。

正是因为国人对国产车的歧视,以及对德、日合资产的追捧,导致日德车企可以肆无忌惮的歧视中国消费者。

从近些年的测试来看,以帕萨特为代表的德系车曾经偷工减料,但在中保研测试暴露问题后,德系车在偷工减料方面有所收敛,对车辆进行了强化和改进。

但日系车则依旧我行我素,即便是阿尔法这样的百万豪车依然是脆皮车。

从一系列碰撞测试来看,丰田是非常应试的策略,也就是在结构和材料上,刚好卡在中保研测试的评分点上,营造出各方面都刚刚好过评分线,这种策略的结果就是很多车型在64KM对撞测试中,往往能够取得较好成绩,但在“实战”中,驾驶员不可能永远保持 64KM 时速以内,一旦速度达到 70KM 以上,丰田车就原形毕露了。

其实,日系车的一系列标签都是常年营销的结果。

日德车企营销经费常年霸榜,根据营销行业媒体 Morketing 在 2019 年发布的《汽车行业营销花费榜单》, 大众汽车集团(不含奥迪、兰博基尼)以 1620.45 亿元营销费用位列第一,本田、戴姆勒则以 1065.85 亿, 988.81 亿 分列二、三位。

作为参照, 吉利汽车以 43.32 亿元营销费用位列总榜单第 18 位,长城汽车、比亚迪这两家企业则分别以 38.97 亿元、 33.346 亿元的营销费用位列榜单第 20 、 21 位。

正如戈培尔所言,谎言千遍即真理,每年千亿金钱,长年累月营销下,可以给德日车企在全球消费者脑海中烙印下各种标签。比如德系车高品质,日系车省油不坏。

就德系车以往引以为傲的动力而言,国产车已经迎头赶上,就发动机来说,奇瑞2.0T发动机可以达到奔驰 E 、宝马 5 系水平。就变速箱而言,长城量产了 9AT ,奇瑞量产了 8AT , ABB 反而在其入门车型上使用相对廉价的 DCT 。

就动力和品质而言,20年前的德系车比当时的国产车强,但就现在而言, 国产车不逊于德系车。

就品质来说,ABB漏油、烧机油、变速箱故障大量被投诉,国产车反而投诉的问题与三大件无关——比亚迪被投诉的最大问题是不按时交车,吉利一些车型被投诉车机卡顿,奇瑞艾瑞泽被投诉行车记录仪模糊。

中国和德国汽车工业的差距,在于中国还没有培养出博世、大陆这样的零部件巨无霸。就主机厂和整车产品而言,同价位下一线国产车要比德系车产品力更强。

就省油和耐用而言,日系车耐用主要是因为日企保守,用的都是老旧技术,老旧技术成熟,自然不容易坏。何况日系车相对于国产车的高配置而言,就是毛胚车和精装修的差距,这就大幅降低了小毛病的概率,比如说艾瑞泽行车记录仪清晰度问题,同价位日系车压根就没配行车记录仪,自然就没这方面问题。因为日系车配置低,很多东西压根就没有,比如本田飞度连车载音响都取消了,因为压根就没有, 自然也就不会坏。

日系车的省油优势也是被过度神话了。日系车省油主要是因为动力弱,铁皮薄车重较低。车轻动力弱自然省油,而不是日本车企有什么高科技能让油耗降下来。

从车主行驶数据来看,以CRV和瑞虎 8p 来对比,两者动力相当,瑞虎 8p 比 CRV 油耗只是略高,考虑到瑞虎 8p 车重比 CRV 略大,车身尺寸也略大,可以看出国产车省油造诣方面并不亚于本田。如果把安全也列为重要指标,相对于脆皮的 CRV ,瑞虎 8p 则要安全的多,综合价格、油耗、动力、空间、安全等因素,瑞虎 8P 显然比 CRV 更具有性价比。

何况,在电车/混动时代,以比亚迪为代表的国产车异军突起,比亚迪的 DMI 比两田混动更省油。

总而言之,德系日系车曾经的那些品质、动力、省油、耐用标签都已经成为历史,无非是千亿营销维持着人设,加上口碑传播的滞后效应,以及部分国人崇洋媚外,才使德日车依然能够大卖。

不过,纸是包不住火的,皇帝的新衣迟早会被揭穿,德日车企在中国收割韭菜的时代即将成为历史。

关键词:

相关资讯
热门频道